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校園環境審計作業

........................................校園環境審計作業

......................女宿(前棟礪金)冷氣機使用情況
班級:園藝一 組員:黃宇璿、葉怡廷
一、 前言
檢討用電的效率,因為地球上的能源有限,如果一直不改變現在每天所消耗的能源用量,有一天一定會消耗殆盡,所以我們想藉由調查平常學校的用電量,思考能節省用電消耗的方式,從小地方改善,讓地球的破壞能夠慢慢降低。

二、 相關文獻
EER的原文為energy efficiency ratio,中譯為「能量效率比」,其定義為EER=以千卡(或Btu)為單位的每小時冷房能力/以瓦特為單位的耗電量由於分子及分母所用能量單位的不同,EER值只有在比較不同之冷氣機時才有用。一般人若不清楚其定義中分子分母所用之單位不同,筆者在科學月刊7卷9期裏曾分析過理想冷氣機的冷房能力,從而定義出一部實際冷氣機的熱力學效率。在那裏我們發現:如果耗電量為w,則從低溫T1處所能提出的最高熱量值q1(即冷房能力)為q1=wT1/(T2-T1)式中T2為室外(即排熱處)的溫度(此處之T1﹐T2皆為絕對溫度)。依此定義,一部理想冷氣機的同單位EER值應為同單位EER=q1/w=T1/(T2-T1)因為每小時1290千卡的功率約等於1500瓦特,因此依照市面上EER的定義,一部理想冷氣機的EER(用千卡時)應為理想冷氣機的EER=T1/(T2-T1)×1290/1500=0.86×T1/(T2-T1) (1)有了這個公式,我們便可很容易地由市面上的EER值,推算出一部冷氣機的實際效率為何。政府鑒於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已由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訂定冷氣機EER標準值,並委託「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負責檢驗。依三月三十日聯合報所載,今年出廠的單體式冷氣機(如窗型就是一例),如冷房能力在3550千卡/小時以下時,其EER值必須高於1.73;如冷房能力在3550千卡/小時以上時,其EER值必須高於1.68。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標準所代表的實際效率為何吧。報上雖載有「大電力研試中心」之檢驗設備,但未提到室內外之溫度為何,因此我們只好合理地假設室內溫度T1為27℃,室外溫度T2為35℃(這些都是以前之冷氣機規格所記載的)。從這些數據及公式(1),我們可以輕易地算出一部理想冷氣機的EER值為(T為絕對溫度):理想冷氣機的EER=0.86×(273+37)/(35-27)=32將市面上之冷氣機的EER值除以理想冷氣機的EER值,即得市面上之冷氣機的實際效率,即實際熱力學效率=EER/32所以在今年的標準下,貼有「大電力研試中心」型式認可的合格冷氣機,其實際效率才只有5.4%左右而已!如筆者在科月7卷9期之文章所言,這樣的效率實在難以令人恭維!讀到此,讀者或許已能明瞭為何冷氣機的效率要用「不通」的EER來表示,而不敢或不願用較有意義的實際效率了!當然,EER不是我國的發明,美日早已有之。其所以如此定義,很可能是因為傳統上度量熱量就用千卡或Btu,而度量用電之能量則用瓦特,當初工程師就這麼用上了,以致成了傳統。這問題就像英制久久未能全改成公制一樣,可見人的惰性與傳統的力量有多大!只是為何我們必須盲目地跟進呢?用實際效率不但照樣可比較各種不同冷氣機,還可隨時提醒國人及冷氣製造商:「冷氣機的效率是多麼低呀!」筆者早已說過,理想冷氣機並不是科幻小說中的機器。由於種種原因,或許我們不能設計出一部百分之百效率的實際機器;但百分之二、三十效率的要求不應該太過分吧!一般發電機也是一種熱機,但它們的熱力學效率大都在50%左右!依經濟部計畫,民國七十三年的單體式冷氣機,其EER至少必須在2往右,這大約等於6%的實際熱力學效率而已!兩年才使效率提高1%,這實在有待加油! 三、實驗設計
(1)調查時間:四月份
(2)調查地點:女宿(前棟勵金樓)
(3)調查項目:冷氣機
(4)調查方法:調查使用的時間天數等,然後記算電功率的消耗和電費。

四、結果
1.調查女宿(前棟礪金)使用的冷氣機功率一般冷氣約為900w。2.女宿(前棟礪金)大約有幾台冷氣機約有115台。3. 4月平均使用時間和冷氣電費每天平均使用時數約為10小時,乘上冷數數量,四月使用時間約有1150小時。
假設女宿的冷氣功率為900W.每日開機10小時計算.900w x 10(小時) x 30(天) / 1000(w) = 270 度電270度 x 2.73 = 737.1元.x 115 = 84766.5元。

五、心得
在經過觀察、抽樣、推算後,覺得還可以再節約一些有些時候如果可以用不到冷氣的時候盡量以電風扇替代以減少電量的使用和造成臭氧層的破壞。且可以改用卡片儲值的方式才能使用冷氣這樣就不會造成耗電,還有在宿舍面光處可以時常用窗帘阻擋陽光的直接照射。

沒有留言: